2017/6/11 「行」在聖潔中~陳素芸 牧師
經文:彼得後書1:3~9
講道錄音下載
壹、前言:
在今年「成為聖潔」的主題中,在過去的講台中我曾經分享了「成聖的生命」、「口中聖潔該學的功課」、聖潔從「心」開始、今天我想來談談聖潔的實踐,就是我們要談「行」在聖潔中。成聖的生命是需要實踐的。基督徒的生命不能停留在「聽道」上,而是需要更進一步的「行道」。聖潔是神的本質,榮耀神是聖潔的外顯;唯有透過實踐,才能使「成為聖潔」有真實的展現。
彼得後書是彼得提醒耶穌基督信徒的書信,目的是要激發信徒、使他們在信仰的真道上堅定不移、並在恩典和知識上長進,同時警告信徒提防有人強解聖經、混淆真理。今天所引用的經文要讀得比較完整時,需要從1~11節。
彼得一開始就開宗名義地說出自己的身份:「耶穌基督的僕人和使徒西門彼得」,及收信人是「那靠著我們的神和救主耶穌基督的義,得著和我們同樣寶貴信心的人」(V1);後書受信對象比較廣泛,只要是信耶穌為基督的人都是他關心的對象。並給予收信人祝福:「願恩惠平安,因你們確實認識神和我們的主耶穌,多多加給你們。」(V2)
10~11節談到這努力的目標就是:「所以弟兄們,應當更加殷勤,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。你們若行這幾樣,就永不失腳;這樣,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─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。」
但我們今天早上的信息要將重點放在3~9節,這段經文是整卷書的主旨,也是彼得要講論之信息的摘要。重點集中在勸勉信仰要實踐的功課,也是我們成聖生活實踐的一個階梯。
貳、本論:
一、基督徒的特權(V3~V4)—因認識主而有的身份和地位
1.「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,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
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。」(V3)
(生命乃指屬靈的生命,敬虔乃指屬靈的生活;生命乃關乎得救,敬虔乃
關乎得勝。榮耀與生命相對應,美德與敬虔相對應;榮耀是神自己的彰顯,美德是神性情的彰顯。)
在這裡作者用了一個重要的詞「認識」此字希臘文原文「epignosis」,是
一個複合字,前面一個字是「epi」,指的完整、齊備之意。後者「gnosis」,表達是像建立夫妻親密關係那樣的完全的「認識」,描述信徒、這個字的意思是指知識。作者說要「認識神和我們的主耶穌」。
那要「認識」甚麼呢?要清楚明白的又是甚麼呢?
這樣的認識對早期教會的信徒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告白,原因就是早期教會出現一種諾斯底主義(Gnosticism),講究以完全的理性來看信仰問題。這個主義的人甚至認為耶穌基督並不是真正的人,是一個「幻影」存在世界上。他也沒有死,當然更談不上復活。這個主義的人一再強調一切都以「知識」為準,在「知識」尚無法接受的,就是錯誤的。
2. 因此,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(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godliness的事),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,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。」(V4)
第4節在說明基督徒可以分享神的本性,就如約翰福音1:12說:「凡接待他的,就是信他名的人,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。」
二、信仰的階梯(V5~V7)
「正因這緣故,你們要分外地殷勤;有了信心,又要加上德行;有了德
行,又要加上知識;有了知識,又要加上節制;有了節制,又要加上忍耐;
有了忍耐,又要加上虔敬;有了虔敬,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;有了愛弟兄的
心,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。」
彼得要讀者由信心開始一直增加各樣信仰的正面行動,使得自己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。
第五至七節,這三節經文非常有意思。作者連續提出七個信仰上應該要學習 的功課,而這些功課都建構在一個基礎上,那就是信心。這信心就是對認識
耶穌基督就是生命的主,有絕對的信,毫不動搖。這七個功課:
1.信心(V5)
這是信徒已經擁有的,是所有基督徒生命的基礎。
「凡接待他的,就是信他名的人,他就賜他們權柄,作神的兒女」
(約翰福音1:12)
「加上」:「給予」、「供應」。
2.德行(V5)
或翻譯成「美德」,指的是優秀的品性,「道德上的卓越(moral excellence)」,表明在行為的操守上不斷追求更好。
「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,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。」(雅各書 2:26)
信心加上美德。所謂「美德」,有兩個層面的意思,一是指「美好」。就像田地很肥沃,這樣撒下去的種子就會長出美好的果實一樣。二是指勇氣。這樣我們就會了解,真正的有信心,就是從勇氣表現出來。
3.知識(V6)
這個知識,指的是在生活經驗中累積下來的常識,是理性上德行的辨識能
力。在當時,有諾斯底主義(Gnosticism)的出現,使彼得再三提醒信徒們要盡心竭力在基督的真理、正確的知識上站立的穩,方可防避這些假知識、假先知的迷惑。
使徒保羅也曾為了要駁斥這種諾斯底主義的想法,在腓立比書2:6~8節
這樣說:「祂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;反倒虛己,取
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;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
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」
認識耶穌基督就是認識真正的神,而真正的神才是賞賜永恆生命的主。
現今的環境,有太多的成功神學當道,我們應該小心,神不是不要我們成 功,但我們要有能力來辨識假教師和假教訓。
德行加上知識。良好的德行操守加上在生活經驗中所累積下來的知識,就
不至於有勇無謀。基督徒是有知識辨識能力的人。
4.節制(V6)
節制是「自我控制」。有了早前所提的三樣:「信心」、「德行」、「知
識」,自然會明白甚麼是應該「節制」的。「節制這並非僅指在飲食上控制自己,而是在生活上的每個層面都能自我控制。」
「聖靈所結的果子,就是仁愛,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
溫柔和節制。」(加拉太書5:22)
「對於基督徒而言,節制就是順服內住基督的管制。」是基督徒生活實踐
最重要的基礎。
5.忍耐(V6)
「恆久不變的耐心」。有了「節制」就能克制自己的私慾,生活自然不會鬆散沒有紀律。「忍耐」的能力就越來越高。
「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,能忍耐,有甚麼可誇的呢?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,能忍耐,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。」(彼前2:20)
節制加上忍耐。是在極為困境中看到盼望而產生的力量。因為有將來的希 望,因此對眼前所遇到的困難都用極大容忍之毅力給承受下來。這就像在
迫害時代的基督徒所表現出來的見證一樣。
6.虔敬(V7)
所謂「敬虔」,指的就是敬畏神。知道怎樣尊崇神,知道在敬拜中以真實
的心回應神的救恩,這就是「敬虔」之意。
「操練身體益處還少,惟獨敬虔,凡事都有益處,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。
(提前4:8)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。」(提前6:6)
當一個人有「敬虔」的態度時,會在生活上、工作上必會小心謹慎。
忍耐加上敬虔。意思就是在極為痛苦的困境中,仍然沒有改變真實的心敬拜神。
7.愛弟兄的心(V7)
人有了對神敬虔的心,自然會看重同樣是神所造之人。這是「弟兄的愛
(philadelphia)」。馬太福音 25:40「王要回答說:我實在告訴你們,
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
敬虔加上愛弟兄的心。對弟兄姊妹,要用真實的愛相扶持。我們若不能愛看得見的弟兄姊妹,豈能愛那看不見的神呢?我們有多愛神,並沒有標準
答案,人們也無從衡量我們有多愛神。只有我們自己和神知道。但是約翰指出,「我們愛,因為神先愛我們。人若說「我愛神」,卻恨他的弟兄, 就是說謊話的;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,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,愛神的,也當愛弟兄,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。」(約翰一書4:19~21)
8.愛眾人的心(V7)(agape)
約翰福音3:16將基督的愛說得很明白: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
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 。」
愛弟兄的心加上愛眾人的心。請注意,這裏所說的愛,是用「agape」的
愛。是沒有私心的愛,是真實的、犧牲的愛。
這份靈命階梯表由一開始每個信徒都擁有的信仰開始,一直到最後就是
「愛」,跟林前 13:13 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三、有美德與沒有美德的基督徒(V8~V9)
V8~V9這兩節就是在針對前述七種信仰的功課有與無作一個評價。「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,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。人若沒有這幾樣,就是眼瞎,只看見近處的,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。」
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,」指擁有或歸屬於某人的意思。,就像人要買下一個住所,他要付出一定的努力,但當他真正擁有了後,他就能在此生根,建立好的家庭一樣。同樣,這裡所指的擁有5–7節的美德是會不斷增長的,而且會反過來幫助那竭力追求的人,使他們「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」。
相反,人若沒有5–7節所提德行的追求,這些人是謊話的,是自欺欺人的,罪必歸回他們身上。
參、結論:
「所以弟兄們,應當更加殷勤,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。你們若行這幾樣,就永不失腳;這樣,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─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。」(V10~V11)
3–11節是彼得後書整卷書的主旨,是彼得後書所講信息的摘要。彼得就是要勸勉信徒們要盡心竭力地在全備的真知識上長進。就算有異端的出現,只要比較大家的德行,便可立即將他們分別出來。既知道自己是怎樣得到寶貴的救恩,就更加要分外努力,免得在所蒙的恩召上失腳跌倒而不能進天國。
彼得用心良苦,在他將要離世前,再三的提醒信徒們要長進,否則會失去這恩典的份。今天的這篇信息是我在屏東中華路基督教會,正式職位服事的最後一篇信息,感謝主給我服事的機會,能在這裡退休,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。也謝謝教會各位弟兄姊妹愛我,為我禱告,讓我有能力服事。我用這段經文來彼此勉勵,祝福各位靈命更成熟,為主所用,榮耀主名。
2017-08-17
2017/6/11 「行」在聖潔中~陳素芸 牧師
下午2:00